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中国皮影戏

中文名称
中国皮影戏 展开
批准日期
2011年11月27日 展开
批准地点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展开
遗产级别
批准单位
申报单位
中国 展开

1皮影历史


中国皮影戏已约有一千年的历史。据说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较著名。

2关于皮影


皮影戏,也叫“皮影”、“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艺术体现


2007年在墨西哥文化名城瓜纳华托举行的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献上了精彩的皮影戏节目,让那里的观众充分领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献上了《闹元宵》《鹤与龟》《老鼠偷油》等精彩节目,栩栩如生的皮影表演让现场的600多名观众大呼神奇。这是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首次赴墨演出,但观众的热情大大出乎意料,我们会把最精彩的节目奉献给这里的人民。拉美最大的艺术节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在瓜纳华托举行。来自中国、西班牙、阿根廷、韩国等26个国家的2000多名艺术家将献上近400场演出。 第35届艺术节中国首次应邀作为主宾国参加。[1]

4地域渊源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俗称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2]

陇东皮影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

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3]

陕西皮影

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形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

陕西华县皮影

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这位一人演唱,有时一唱就是八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的最后面,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 其实就是五个人,可是听起来像是一个乐队。 "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所以专家们认为,华县皮影在国内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于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2]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4]

冀南皮影戏

皮影戏道具冀南皮影主要流布于河北邯郸多个县区。冀南皮影戏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有着重要联系。

冀南皮影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乐器。乐队配有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又配上了电子琴。武场配有板鼓、战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马号、梆子等。冀南皮影戏班社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却陷入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数皮影艺人年事已高无法演唱,中年艺人特别是年轻艺人很少,影戏箱也越来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艺人已经没有了。据在冀南6个县的统计,尚可演出的皮影戏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个减少至10余个,皮影艺人由过去的近千人减少到100余人,演出剧目从过去的200多个减少到30多个,而且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演出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几乎面临失传。[4]

孝义皮影戏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4]

复州皮影戏

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复州皮影戏真正活跃和盛行的时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1),当时河北一带“白莲教”盛行,有皮影艺人也参加“白莲教”,被清政府诬为“悬灯匪”,并下令禁演皮影戏。河北滦州皮影艺人被迫大量流入东北并进入辽南。复州皮影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从1932年开始,复州皮影戏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战胜利后,复州皮影戏恢复。全国解放后,瓦房店地区的皮影非常活跃,最兴盛时,全市有皮影戏班43个,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皮影艺人有20多位。

复州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播文化知识,保留、传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从复州皮影戏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它涵盖了社会生活,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4]

海宁皮影戏

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海宁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为材料,通过绘图、剪形、勾线、上色、缝制插签等工序制成,主要特点是:“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脸形圆活、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富“人情”味;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颇具民族民间特色。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随着时代的变革,皮影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门为组建剧团赴京演出,经调查全省惟海宁尚存技艺精湛的皮影老艺人。但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老艺人年岁均逾七旬,后继乏人,已属重点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之一。[4]

江汉平原皮影戏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潜江、天门、沔阳(今仙桃市)、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江汉平原北依长江,南贯汉水,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皮影戏在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荣的土壤。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核心地区集中在天、潜、沔一带,其显著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雕镂(造型)艺术、唱腔艺术和口头文字艺术等方面。江汉平原皮影的雕镂艺术,源于潜江的“汤格”和“郭格”,尤以图案精细、圆润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动和影大见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江汉平原皮影戏演唱的剧目多达300多个。这些“剧本”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唱、做、念、打浑然一体,其口头文学艺术形式是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又一主要特征。

江汉平原皮影制作精细、造型生动、唱腔优美,富有古朴的楚文化风格,深受历代人民群众喜爱。随着现代文明的成熟和老一代艺人的相继谢世,江汉平原皮影已经开始走向消亡,其艺术精华亟待后人传承。[4]

陆丰皮影戏

陆丰皮影戏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其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1975 年之后,多次赴京或出国演出,广受好评。2006 年5 月20 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陆丰皮影戏剧团被市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保护。该基地的成立,将更好负责指导陆丰皮影戏开展保护和交流传播等工作,并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科学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进一步传承保护发展我市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陆丰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碣石湾畔,南濒南海,毗邻港澳,介于深圳与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陆丰皮影就在这座小城栖身,它的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 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1975年之后,多次赴京参加及演出,所演剧目如《战恶兽》、《鸡与蛇》、《龟兔赛跑》、《飞天》、《鸡斗》、《哭塔》等广受好评。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系 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但又鉴于该剧种这一特殊情形(家族戏),依然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2008年,白毛王振中和张喜民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享受国家津贴。老腔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这片土地和这群人的历史。华阴老腔发源于陕西华阴双泉村。华山脚下的这个小村庄,不仅出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也是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鼓的发源地。双泉村距离渭河与洛河的交汇处不到5公里,距离黄河也只有20公里。2000多年前,这里是一个军事重地。秦国在此建过城墙,西汉的粮仓就设在这里,派有重兵把守。现今,这里还有城墙和粮仓的遗址。史家考证,军事文化与漕运文化的发展,促使当地产生了老腔和素鼓两种文艺形式。素鼓是古代军舞,气势雄威,规模宏大。老腔最早出现于西汉,明清至民国甚为流行,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其唱腔被概括为“沉雄古朴、粗犷豪放”。其剧目题材,多为列国、三国、唐宋战争故事,表演程式则以征战、列阵、厮杀,以及擂鼓呐喊为主。

历史上,老腔一直为村子里张姓的家戏,民国时期才流传到外姓。上世纪50年代,三门峡水库移民又将老腔带到宁夏。[5]

阿宫腔

阿宫腔系陕西关中中北部地区(礼泉、咸阳、泾阳、高陵、临潼、耀县、富平等市县)皮影戏中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其唱腔旋律不沉不躁、清悠秀婉;行腔中的“翻高”、“低遏”、“一唱三遏”为其特色。阿宫腔音乐长于刻画、抒发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王魁负义》中焦桂英唱段的凄楚哀怨、热耳酸心;《白蛇传》借伞中许仙白素贞对唱婉转情切、缠绵悱恻;《杜鹃山》中雷刚哭大江则高亢激越、荡气回肠。这些经典唱段不但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也为戏剧界专家、同仁所肯定。建国后,阿宫腔从皮影搬上舞台是一次发展和革新。1961年曾进京演出,受到中央首长和在京戏剧界人士的赞许。多年来创作演出的《四季歌》、《两家亲》、《三姑娘》等剧目曾获文化部和省级奖励。但近十多年来却发展缓慢,濒临灭亡,亟待予以抢救和保护。

两千多年以前,秦始皇当上皇帝后,便为自己重新修建了当时所能想象的最富丽堂皇、美艳无比的新宫,这就是阿房宫。虽然阿房宫还没有彻底完工,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就在楚霸王项羽的一把大火下化为灰烬,但是阿房宫的美却成为历代骚人墨客追古惜今,千年咏唱的话题。在秦地关中,关于阿房宫这一美丽宫殿的传说早已浸入这块黄土地中,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阿房”,在咸阳方言中念“窝邦”(wobang),“窝邦”就是“那边”的意思,对于秦代咸阳都城的人来说,这是一座没有完工、也就没有名字的宫殿,他们把河对岸的这座新宫叫“那边的宫”,因为没有正式的名字,所以一直“窝邦”、“窝邦”叫着,直到现在,陕西关中的方言中,仍把“那边的”叫“窝邦”。

另外,“阿”(wo)在陕西关中方言中有“美”、“舒服”的意思,所以阿房宫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最美,最舒服的宫殿。据说这也是秦代的口头语,陕西方言中还把“舒服极了”、“美极了”叫“阿(wo)也”。做什么舒心畅快,他们会说“阿也的很”。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当时的阿房宫是多么豪华。[6]

弦板腔

弦板腔皮影戏流传于关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弦板腔又称“板板腔”,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形成于清代初年,最早为一人左手摇“呆呆子”(二板子),右手掌结子(即蚱板子)的说唱形式,到了清代中叶,艺人们加上了自制的土三弦和土二弦等弦乐伴奏,开始形成了以弦子调为主的【正板调】,并相继延伸出【慢板】、【二六】等曲调,使弦板腔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发展兴盛时期。道光、咸丰年间,礼泉的王秀凯,又以【正板】为基础,创造出【大开板】等多种唱调,乐器又加进了二胡,采用二板子配二弦和三弦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浑厚、清脆、明快的声腔特色,奠定了弦板腔音乐的基本格局,再次使弦板腔进入班社林立、艺人迭出的最佳时期,各地班社一度最多达六十多个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乾县、兴平、礼泉等地还将其搬上舞台演出,弦板腔又形成了皮影与舞台演出相兼的演出形式,长期流传于民间。则处境濒危,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

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壮,高昂激扬,又委婉细腻,柔和清亮,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观众特色和民歌韵味。西路皮影弦板腔(东路是阿宫腔)曾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当时走红关中的就有“致和”、“杨五”、“换印子”、“天训子”四大皮影弦板腔名班社。“一挂牛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跟”是当时的演出场面。牛车用作舞台,四根大椽撑在车厢四周,朝观众的一面挂上亮子(帐幕),亮子后面挂一盏亮灯,随着乐声响起,坐在前面的一人按照剧情舞动手中皮影,后面三人奏乐唱词,戏就开演了。

唱腔,弦板腔作为皮影形式演出,乐队少而精,文武场面互相兼顾,音乐形式比较单调,唱腔通常都是上下两句反复,“二次板”与紧板更似说唱性的“板壳子”。[7]

环县道情皮影戏

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

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历经沧桑,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道情音乐唱腔和精湛的皮影制作及表演上。戏班演出时,前台一人挑杆表演,并承担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后台四五人伴奏并“嘛簧”,一唱众和,粗犷高亢,独具风格。道情音乐为微调式,分为“伤音”、“花音”,以坦板、飞板两种速度演唱,曲牌体与板式体并存。其伴奏乐器中的四弦、渔鼓、甩梆子、简板均为自制,音色独特。传唱的180余部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图”、“卷”等古老文化符号。形成了环县独特的道情皮影戏。经清末“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它与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水乳交融,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县在内区域的播布现状。现馆藏及民间流存的数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构思奇妙、雕刻细腻逼真,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民间流存的数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构思奇妙、雕刻细腻逼真,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经普查,全县境内现有47个戏班、285名艺人、40多名皮影雕刻者。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高度赞誉,并最终发展为甘肃唯一地方剧种——陇剧[8]

凌源皮影戏

凌源皮影戏是中国北方皮影戏的一个重要支脉,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凌源皮影戏由河北省唐山传入,其唱腔、雕刻艺术、演唱方法与唐山皮影较为接近。清朝初年,凌源皮影很盛行,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同时唱皮影戏也是表达人们期盼丰收、平安等美好愿望的重要形式。

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凌源皮影戏在制作与表演上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凌源皮影戏的影人经由选皮、泡皮、锼皮、晾皮、择皮、勾图、雕镂、浆洗、晾晒、平压、染色、上亮油和组装等十几道工序制成,具有造型古朴、色彩艳丽、线条流畅、雕刻精美、玲珑剔透的特点,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珍品。

凌源皮影戏的唱腔广泛吸收了民间音乐、民间小调、叫卖调、哭丧调、民歌的旋律,又借鉴了兄弟剧种的声腔音乐,最终形成乡土气息浓郁的板腔体声腔音乐。尤其是男演员掐嗓演唱的发声方法独具特色,其声音高亢洪亮,音域宽广,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经过历代皮影艺人的长期艺术实践,凌源皮影戏的操纵表演形成了一套艺术化和舞蹈化的规范程式。每位凌源皮影艺人都有自己的看家绝活儿,有的擅拿“长靠”(武生角色的一种,穿厚底靴),有的擅拿“短打”(武生角色的一种,穿薄底靴),有的“换茬子”敏捷迅速。艺人们对影人颇见真功的操纵表演,被国际友人称为“闪电式、魔术般”的表演艺术。

与其他各派皮影比较,凌源皮影戏的传统及现代影卷十分丰富,凌源现已收藏中国北方皮影戏影卷达320种、3400卷之多,搜集工程仍在进行中。[9]

岫岩皮影戏

岫岩县志》记载,皮影戏在明清时期传入岫岩地区。岫岩皮影戏经历了“独影”、“溜口影”、“翻书影”三个阶段的演变。早期的岫岩皮影戏由一人表演,称为“独影”。清同治年间,“独影”被影班代替,拿影、演唱、伴奏有了分工,但依然无影卷,演唱自由随意,称为“溜口影”。民国后,岫岩皮影戏形成了影卷,演变为“翻书影”,并形成以赵连信、赵德怀、方廷栋为首的三大皮影派系。

岫岩皮影多以三年生小驴的驴皮为原材料,经过艺人勾描、刻制后的影人整齐光滑、造型美观、透明度好、色彩分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岫岩皮影戏根据行当不同分两种唱法:把小生、花旦、武旦的行当唱腔运用小嗓演唱,称为“唱小”;把其他的行当以大嗓演唱,称为“唱大”。岫岩早期皮影艺人都是男性,“唱大”、“唱小”均由男艺人表演,至今岫岩皮影戏仍保留了男唱小嗓的演唱风格。

岫岩皮影戏的弦挂(演唱中的前奏)种类繁多、节奏流畅,不仅影味浓纯,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中苦支挂、乐支挂、思想支挂风格突出。这三种弦挂表现力强,对于生、旦、净、末、丑的演唱,不仅在板式上保腔送韵,而且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前,岫岩县有影箱19副,艺人40余名;新中国成立后,有影箱30余副,艺人80余名。岫岩皮影戏有影卷60余部,多以传统剧目为主,代表剧目有《血水河》、《粉妆楼》、《罗通扫北》、《盗马关》、《正潼关》、《牧羊关》。

岫岩皮影戏与满族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民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吸收了满族文化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艺术。[10]

腾冲皮影戏

皮影戏起源于汉朝时的陕西 ,兴于唐朝的山西 、河南 一带,盛于清朝的河北 。腾冲 的皮影戏是清朝道光年间从广东 、湖南 一带流传过来的,至今有150多年历史。在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它就是村民们的"手工电影"。不论是在腾冲县城的饭店吃饭,还是行走在和顺 古镇,都能看到皮影戏的表演招贴,有的甚至变成了路标的一部分。在这些表演招牌上,我们同时看到一个名字:刘永周。

腾冲只有刘家寨皮影戏班仍然在表演,刘家寨皮影戏班每天晚上都在“越州食府”和“腾冲人家”两家餐厅免费演出,时间不定,一般是晚上7点左右。若想看一场正统的皮影戏表演,可以到刘家寨包场,价格不一,依剧目议价,一般为1500元左右,皮影戏班子会集合戏班内的老艺人在本村上演一场传统真实的腾冲皮影戏

很难再看到原汁原味的腾冲皮影戏,刘永周每年只能在一些庙会上演出几场。但在每年栽完秧后(约4、5月份),刘家寨皮影戏班会在村里进行三天的皮影戏表演,以"保境祈丰"。另外,腾冲永周皮影作坊是刘家寨皮影戏班子制作皮影靠子的作坊,除了销售所制作的皮影靠子,同时也接演各种皮影戏演出,考察旅游的朋友如果想看皮影戏,或者想找刘永周本人演出,找腾冲永周皮影作坊。

腾冲皮影戏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差异的影响,从而在中原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多元文化,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点。

唱腔

腾冲皮影戏在表演的唱腔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刘家寨皮影戏班根据当地方言俗语加入民间小调、洞经音律等形成的固定唱腔--"西腔"。一种是绮罗皮影班将洞经音乐渐渐溶人其唱腔和音乐之中,伴奏器乐增加了萧、弦和唢呐,演唱多以滑音出现,有别于刘家寨的西腔的唱腔--"东腔"。

西腔的流传区域较广,除了绮罗地区运用"东腔"唱腔外。其他皮影戏班一律用"西腔"。东腔悠扬婉转。西腔高亢激越。随着绮罗皮影戏班的不复存在,"东腔"几乎没有人唱了。资料上也只存一首东腔曲调--《风吹海水浪悠悠》。

现存的皮影戏班一般只使用"西腔"。在"西腔"中又分为走马腔、女腔、悲板哭腔、喊云腔等调式。走马腔属于背景音乐过门调,只有伴奏没有演唱。一般用于人物出场等场合。[11]

昌黎皮影

昌黎皮影戏冀东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唱腔优美、造型独特、内涵丰富,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魏力群介绍称,“昌黎的皮影艺术,单就其刻制技艺而言,堪称美轮美奂,十二生肖图和京剧脸谱套系非常精美。”[12]

国际木偶联会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每隔4年在其会员国的一个城市举办一届大会暨国际木偶节,至今已成功举办20届,是全世界木偶皮影表演艺术团体交流的大舞台,是国际木偶及皮影联合会举办的最高级别国际比赛,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本次成都国际木偶节是国际木偶节成立80多年来首次在我国举办,共有来自五大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1个木偶艺术团,1300多名中外艺术家参加,联袂献上了100多台经典剧目,全景呈现当代木偶艺术的特征和成就。此次木偶节共设有“最佳传承奖”、“最佳剧目奖”、“造型艺术奖”、“最佳创意奖”等10个奖项。

应邀参加此次演出的昌黎县向东皮影剧团是活跃在国内外皮影表演舞台上的一支生力军。该剧团由有“小箭杆王”美称的著名皮影操纵艺术家、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理事张向东于2001年组建。剧团成立以来,积极致力于昌黎皮影“走出去”,2007年以来,昌黎皮影先后在韩国、捷克、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展演,打出了昌黎皮影特色品牌。2011年,昌黎皮影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并作为河北皮影戏的一个子项目与其它省区的皮影戏打包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圆满完成此次演出任务,向东皮影剧团组成了“3老带4新”的7人演出团队,利用两个月的时间精心排练了参演的传统皮影剧目《火焰山》。在国际木偶节上,演员们炉火纯青的演唱功力、无懈可击的操纵技艺、行云流水的密切配合,让观众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被称之为“闪电、魔术般”皮影艺术的魅力与神奇,受到了群众及各界同仁的一致好评。[13]

罗山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提影戏”、“挑皮影”或“影戏”等,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造型艺术与戏曲艺术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的综合性艺术。皮影戏起源很早,学者考证认为,早在周代宫廷里就开始白天演傀儡、夜晚唱皮影的娱乐。这种艺术不断成熟,在全国发展为河南、山西、陕西、唐山四大流派。其中,河南皮影戏以罗山皮影戏为代表。

罗山县志》记载,罗山皮影源自河北滦州,从明嘉靖年间开始在罗山县繁衍生息,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罗山皮影的影人是用水牛皮制作,工序复杂,制作精美,影人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影人的颈部、双手用铁丝插上竹竿,可以随意行走、做出各种动作。上世纪80年代以前,当地还有做成小皮影人给孩子做玩具的风俗。可见其在民间的魅力。

罗山人把皮影戏的演出班子叫“一担箱”,班子没有特别取名,而是以领班师傅的名字来区别。每个班子一般由8个人组成,全箱(道具)为120套剪影,一块长6尺、宽3尺的白布做影幕。表演时,师傅用不同的嗓音、唱腔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多时,一个师傅双手要挑七八个影人,演七八个角色。乐手在幕后既伴奏又配音,还要伴唱,伴奏乐器主要是胡琴、唢呐、锣鼓。[14]

罗山皮影用本地方言道白、对话,唱腔特色鲜明,曲调简单而优美。艺人们除吸收河南地方戏曲唱腔外,还大量借鉴、使用信阳的山歌、民歌、灯歌等其他艺术形式。艺人们更是大胆吸收流行歌曲,有时候,影幕上一身古装的小影人突然来上一句“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让人忍俊不禁。

对传统保持和弘扬,对其他艺术大胆借鉴、创新,也许这正是罗山皮影能历久不衰的原因。此外,罗山县两年三熟的农业特征,非常适合皮影戏。鼎盛时期,罗山县有60多个皮影戏班子,300多名艺人足迹遍及豫南大地、大别山及桐柏山沿线。

一个地方的艺术,也是这个地方的集体性格。在近千年的农业文明生活中,皮影戏高亢、悠长、百转千回的唢呐旋律,对女人而言,仿佛男人剜心的爱情倾诉;对于男人自己,宛如心灵的呐喊。无需明白的文字、唱词,在群山环抱的田野,扯开嗓子,放肆地吼上几句,一个男人的痛苦、希望、期盼、怨恨,通通喷薄而出。那痛快、那酣畅、那柔情,可以让山川为之动容。

2006年,罗山皮影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2008年,罗山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5遗产保护


2011年11月27日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7日宣布,正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已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